200多马力的大型耙地设备、装有北斗自动驾驶系统的旋耕起垄机、北斗智农田间作业全过程实时数字化管理系统……早在今年春耕时节,中阳县枝柯镇农民闫海生看见这么多“大家伙”在自家耕地上来回穿梭时,就感慨道:“如今种地不仅实现了机械化,还实现了智能化!”
记者从吕梁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今年一季度,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2亿元,一产固定投资完成2.86亿元,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5%,农产品加工收入同比增长15.27%,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持续向好。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振兴靠特色。今年以来,吕梁市以贯彻《关于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为抓手,坚持农业产业优先发展,大力发展特优产业,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各项重点工作,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向好态势持续巩固。
(相关资料图)
土地托管
管出现代化农业生产新范式
近年来,中阳县枝柯镇党委大力推进农业生产土地托管工作,因地制宜,个性化制定托管方案,提供“耕、种、管、防、收、售”一条龙服务。今年4月,枝柯镇党委牵头,指导和监督全镇8个村委与中和惠农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联合成立了惠农农业生产土地托管有限责任公司。闫海生自家耕地上的“大家伙”就来自于这家公司。
多样化、全方位、综合配套的生产服务,真正让“田保姆”忙起来,让“种田户”闲下来。目前,枝柯镇14000余亩土地打包托管给惠农农业生产土地托管有限责任公司,发展玉米、马铃薯、小杂粮等粮食作物生产,实现了由人工向机械化、规模化耕作方式的转变。中阳全县已托管土地达2万余亩,涉及4个乡镇21个村的1400余户农户,托管后每亩可节约成本约30%,可为开展托管工作的村集体平均增收2.4万元。
稻蟹共生
开辟乡村振兴新路径
盛夏的交城县米家庄村田间地头,到处可以看到人们忙碌的身影,全村农业生产正如火如荼。
近日,记者前往米家庄村稻蟹综合养殖项目基地进行实地采访。该项目位于米家庄村南,总投资209万余元,占地面积165.20亩,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依托,利用有限稻田空间资源打造“稻蟹共生”新型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增加稻田综合效益,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实现“一水两用、一地双收”。
今年,米家庄村依据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先行先试发展蟹田稻种植,积极打造稻蟹示范基地,并大力推广“稻蟹混养”立体养殖模式,实现水稻种植和螃蟹养殖互促融合,为乡村振兴探索出一条新路径。目前,全村水稻亩产突破700公斤,每亩收入1万余元。
米家庄村已经在去年的基础上又扩种了40多亩水稻,计划明年继续扩种、达到170亩。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村里还引进了数字农业发展模式,高质量推进特色智慧农业发展。
特优全产业链
链出金色品牌矩阵
目前,吕梁正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和高标准市场体系,由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推广应用22个吕梁有机旱作农业标准,新制定水果、中药材等20个地方标准,新认定50个市级特色产业示范园;开展生猪“保险+期货”试点,打造2-3条生猪全产业链,生猪出栏产能达到600万头,规模以上养殖场突破1200户;加强红枣、核桃、沙棘等标准化体系建设,新建、改扩建牛羊标准化养殖场50个,打造兴县“山西小杂粮第一县”,加大岚县“土豆宴”系列产品研发力度;加快构建以“吕字号”区域公用品牌为主体的品牌体系,新认证绿色有机农产品50个以上,在央视媒体、一线城市开展特色产品推介、展销等活动,“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矩阵已然呼之欲出。
讲好吕梁“土特产”故事,促进全市特优农产品走出吕梁山、走向大都市,吕梁一直在路上。(记者 李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