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随着消费基础环境持续改善和电子商务深入发展,近年来,农村地区消费从线下走向线上消费的比例逐步提升,农村寄递数量逐年增加。
“农村快递的痛点就在‘最后一公里’的末端。”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小桥人家生态休闲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小丽在调研中发现,全市范围内,还有很多农村没有实现“快递进村”,村民取件方式以到乡镇快递自取为主。部分农村寄递物流难的问题体现在商业快递末端服务网点覆盖面不足、农村冷藏设备设施不完善等方面。
吴小丽认为,农村物流的作用和重要性日益明显,随着农村寄递物流体系的不断完善,快递业在巩固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此,她建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润滑“最后一公里”、通过交邮合作等方式盘活“最后一公里”、通过与底层资源协作方式畅通“最后一公里”,加快建设农村服务站点。
吴小丽建议,对于快递公司基于成本考虑而不愿将终端延伸到自然村的问题,政府可以拿出一定的资金向1至2家快递公司进行快递服务公开采购招标。在甄选出快递服务商的基础上,明确快递公司延伸服务半径与承接其他快递公司职能的基本要求,推进各大快递公司村级以下网点同仓同配。
“这样既可以对快递公司的成本亏损形成必要的弥补,也能在快递末端形成集约化的收件与配送网点。部分企业还可以从寄递端向销售端和生产端延伸,发展产销运的产业链式经营的订单农业,实现从田间到舌尖的无缝衔接,服务定制化能力更强。”吴小丽认为,目前各村都开通了来往的公交线路,邮政、快递公司可以与运输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利用交通车辆进村每日往返的便利条件,委托其完成快递包裹运输,降低配送成本。
基于打通“最后一公里”的末端在自然村的现实,吴小丽认为,邮政、快递公司可走与村淘和村级供销社的“合作冲量”之路,也可与农村小卖部、小饭馆等达成协议来建设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进一步提升农村快递网点的网络密度与服务深度,促进农村快递市场健康发展。
针对因农村冷藏设备设施不完善导致的农副产品寄递困难问题,吴小丽建议加强农产品冷链快递物流设施建设,畅通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冷链物流渠道。
“目前农村的冷链配送物流体系几乎是空白,非常不利于质量周期短、保鲜度要求高的农副产品及时配送出去。”她建议,中央基建投资以及各地乡村振兴专项资金加强对这方面的投入倾斜,鼓励邮政快递企业、供销合作社和其他社会资本在农产品田头市场合作建设预冷保鲜、低温分拣、冷藏仓储等设施,引导支持邮政、快递企业逐步建立覆盖生产流通各环节的冷链寄递物流体系。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张姝泓
图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