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公安部推出优化城市公交专用道管理等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便利新措施,并将于今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事实上,早在1997年,南京就在太平南路设置了全市第一条公交专用道。2007年,南京市政府提出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相比一些城市24小时全天候公交专用道,南京绝大多数公交专用道仅在早晚高峰启用。优化城市公交专用道管理新措施推出,南京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呢?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进行了探访。

开了多少条?南京112条道路设公交专用道

早在1997年,南京在太平南路设置了全市第一条公交专用道。截至2021年底,南京在112条道路设置了公交专用车道,公交专用道道路里程290.6千米,车道总里程534.5千米。


(相关资料图)

绝大多数情况下,在7:00-9:00,17:00-19:00的公交专用道使用时间段内,只有公交车辆,大、中型新能源客车,校车、燃油大客车以及其他法律规定的特殊车辆,才可以使用。

记者了解到,南京为防止社会车辆误闯专用道,路面上一般采用新型公交专用道标线,通过加宽黄虚线宽度、在允许借道的地方划设黄色网格线、划设黄色三角提醒标示、加密专用道徽标等改进措施。设有“允许借专用道右转”“允许借专用道掉头”等标志的路口,特定公交专用道允许社会车辆借道行驶。社会车辆可利用黄色网格线穿越专用道,但不得在网格线上停车。

效果怎么样?通行效率确有提高,但不时会被抢占

设置公交专用道,是为了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事实上,这一块也确实得到体现,但记者现场探访时发现,公交专用道时不时会被抢占。

4月12日上午8点半,在河西中央商务区,早高峰的江东中路很是繁忙,车速也总体较缓。对比之下,标着黄线的最右侧的公交专用车道显得较为通畅。虽然此时是公交专用时段,但依然有不少社会车辆通行。有时,出租车、网约车停靠在公交专用道上下客,经过的公交车会一度“卡”在中间,处境尴尬。

“有了专用道后,通行效率确实得到提高,但时不时会被社会车辆抢占。”公交车司机陈师傅告诉记者,公交专用道往往设置在道路最右侧,但这股车道面临的路况比较复杂。“旁边就是非机动车道,常常遇到电动车,甚至是行人跑到公交专用道上。此外,私家车右拐也需要走此车道,还有就是出租车、网约车上下客也都要靠右停车等待。”陈师傅说,遇到这些情况时,为了避免发生碰擦事故,他都会选择避让。

新政四问

公安部推出的优化城市公交专用道管理等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便利新措施,包括根据公交车班次科学设定专用时段,其他时段允许社会车辆通行。在保障公交车运行速度的前提下,可以允许单位班车、专用校车等大运力载客车辆使用公交专用道等。记者就此采访了南京城交院轨道与公共规划专业院副院长陈阳。

为何坚持公交优先?

“一辆公交车的载客能力,是远远大于小汽车的。同样运送几十人,在道路断面上也许看到的是一辆公交车过去了,若换成小汽车可能就是几十辆,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又觉得道路资源专门给公交是一种浪费,可实际上是因为公交的运输效率高。”陈阳说。

因此,设置公交专用道,就是希望在城市道路空间资源日益紧张的背景下,保障公交的运行效率,吸引大众优先选择公交出行,让城市的交通结构越来越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如果只是因为看到小汽车多了,就不断地向小汽车倾斜路权,那么最终公交的服务只能被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大家会觉得反正道路都会拥堵,那就宁可堵在小汽车里。

为何会觉得专用道效果不好?

陈阳说,公交专用道确实提高了通行效率,尤其是单行线上的逆向公交专用道,为公交网络的整体性提供了基本保障。

那么,为何还会有公交专用道效果不佳这样的感受呢?陈阳说,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专用道网络不够完整。因与小汽车争抢路权,越是道路资源紧张的路段,反而没办法设置公交专用道,如城市核心区、道路交叉口等,导致公交专用道割裂,公交线路运行时往往因为这种堵点导致全线的快捷性和可靠性都没法保障。“我们经常看到公交专用道上车辆不多,下意识就觉得是公交专用道利用率不高,应该给小汽车开放,但很有可能是公交车辆被堵在了某些堵点上。”

周末应该取消专用道吗?

“周末是否应该取消公交专用道不是关键,增加公交专用道的规模,和加强公交专用道的管理才是重点。”陈阳解释道,目前大众觉得公交专用道利用率不高,是因为公交专用道各种制约条件,效果没有完全发挥。大家没有看到公交因路权得到了保障,而提高了服务。“我们要做的,反而应该是全面评估公交专用道设置和使用情况,通过大数据对公交系统速度、准点等指标进行摸底,准确把握公交专用道对公交服务水平的贡献情况,找出系统短板,进行合理改善,真正提高了公交系统服务水平,才是对公交专用道最好地利用。”

未来哪些车辆适合“优先”?

对于哪些车辆未来适合被列入“道路优先”的问题,陈阳表示,目前南京在这方面已经做得比较完善,客运方面剩下的也就出租车和小客车了。

“这类车里,合乘车可能是个方向。未来如果有配套鉴别措施,只要车内人数超过3人(含司机)可以算集约化出行。”陈阳说。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笪越 郭一鹏

校对 盛媛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