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早上不到9:00,天河精典大厦的一楼就开始排起长队——广州首场国企招聘残疾人专场招聘活动吸引了大批残障朋友参加。他们怀着希望找到一份工作,以获得收入、获得认可的心情,积极向招聘人员展示自己的技能。“我们知道,一次招聘会不可能使企业和残障朋友之间马上成功‘配对’,但我们必须提供这样的机会,去推动磨合。”广州市残疾人就业培训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还将陆续推出一系列的招聘会,争取成功“撮合”企业和残障求职者。

广州已形成多管齐下的残疾人就业格局


(资料图)

“没想到现场有这么多人。”广州白云山陈李济药厂有限公司的招聘人员林先生在招聘档口前忙得不可开交,接受络绎不绝的咨询。据他介绍,公司现有10余名残障员工,主要从事仓管、后勤、生产一线等岗位:“我们对障别没有特别的限定,会因为他们的状况而安排他们力所能及的岗位并进行培训。”

记者了解到,此次招聘会是全省首次线下国有企业招用残疾人专场招聘会,共有41家企业参会,线上线下共发布职位126个,岗位需求人数1586人,现场残疾人入场人数约730人,线上简历投递2236人次。

据悉,此前,广州市残疾人就业工作已形成残疾人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个体创业、辅助性就业和灵活就业多管齐下的残疾人就业格局。2023年,为实施国有企业安排残疾人就业行动,经多方协调,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广东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与广州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合作,举办全省首次“2023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国企招聘残疾人专场招聘活动,推动形成促进残疾人就业的强大合力。

“我面对的问题并不仅仅只是残障”

不过,记者在招聘会上了解到,企业和残障求职者之间的匹配度还不是很高,仍然需要时间磨合。胡先生(化名)在一个感兴趣的招聘档口认真询问,当获悉工作地点不在广州市区,两个月才能有一次轮休后,失望地走开:“这个岗位很适合我,但我落户在黄埔区,孩子还小,不能离开家庭。” 他此前曾在另一家制药厂上班,因此想争取到陈李济药厂的工作岗位,但听说该岗位要在佛山上班,也不得不放弃争取。

药学本科毕业的胡先生本来有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因为疫情离职。本来,他认为自己既有相关专业的证书,又一直坚持在华南农业大学的动物医学进修,找到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应该不是问题:“但我面对的问题并不仅仅是残障,更多的是这个年纪要考虑得更多,以及在职场上面临一个不上不下的尴尬局面。”

他告诉记者,自己今年40岁了,障碍是脊柱僵直(肢体四级),但其实这个障碍对于他所从事的工作没有特别明显的影响。“以前我可能不一定会在职场上强调自己的残障,现在想法有些转变了,国家有针对残障人士的一些支持政策,我觉得在招聘市场上主动亮出自己的障碍,说不定也是一种‘优势’。”他说,自己还是会继续关注,等待机会。

“求职者要带着对自己准确的定位有备而来”

一家农业企业的招聘人员告诉记者,公司本来就有3名在岗的残障员工,两名是重残,一名是轻残,表现都很好:“轻残的员工通过普通的招聘渠道入职后,发现工作很好,又介绍了朋友前来应聘。”公司根据3名残障员工的身体情况,结合他们的意愿安排了工作。“他们很珍惜工作机会,而且补位意识很强,会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其他的工作。”

这名招聘人员说,作为国企,一方面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为残障人士提供一些岗位。另一方面,也确实发现他们的优点,因此逐渐开放晋升渠道:“我们的基础岗位挺适合一部分残障朋友,尤其是我们对于年龄没有太大限制,一般招聘的员工年纪在40-50岁之间。但应聘者可能有自己的其他需求或考虑,不一定认为我们的岗位匹配。”

“我认为招聘市场是双向选择的,能成功就职,需要‘双向奔赴’。”一名业内人士表示,“企业伸出橄榄枝,是主动走出了第一步,同时也需要求职者尽自己的努力,比如正视自己的不足和优点,考虑如何发挥强项,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融入能力,也主动积极踏出一步。”她举例,自己在招聘会上看到有的残障求职者看到宣传板上“月薪6000-8000元”的字样,脱口而出“工资这么低”;有的残障求职者表示自己“只能上早班”,招聘人员只好为难表示“所有员工都要按照轮班安排”;有的残障求职者没有做好应聘准备,没有带简历,也不带纸笔,特别是有的听障求职者,想通过手语跟招聘人员沟通,而不是做好用写字沟通的准备,而招聘人员不可能都懂手语……

“其实这跟健全求职者的求职经历也是一样的。在普通的就业市场上,求职者可能面对各种刁钻的问题和考验,所以要想尽办法如何更好展现自己。”这位业内人士说,“我们当然要呼吁更多的企业开放岗位给残障朋友,支持他们就业,但同时,残障朋友也要带着对自己准确的定位,有备而来。”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林琳 通讯员:穗残宣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忧子 实习生:胡佳仪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