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检察官,其实我一瓶酒都没给他代购,代购款都被我用来买奢侈品了。”这位在社交平台上自称是“海归”的时某,以代购洋酒为幌子诈骗老乡30余万元。近日,他被海安市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提起公诉。
2022年2月初,时某在某社交平台发布广告,称自己是日本留学生,与大学同学组建了一支专业代购团队,有山崎18年、响21年等日本品牌威士忌待售。
同年2月底,家住海安的王先生在社交平台上看到该广告,酷爱收藏洋酒的他发现在实体店售价3000元的洋酒,找时某代购只需要1000元。面对如此大的差价,王先生动心了。在接下来的交流中,王先生发现两人是东北老乡,便更加信任时某了,于是提出购买一瓶响21年威士忌。时某谎称响21年威士忌已被预订,他不能“鸽”别人,仅能出售一瓶山崎18年威士忌,王先生被时某的“诚信”打动,当即转给时某1000元,但时某称他刚从日本回国,需待隔离结束才能发货,王先生信以为真。
之后,时某又表示其“代购团队”还有10名同学即将学成归国,如果王先生想让他同学帮忙购买洋酒,需要先付钱,以方便同学购买。王先生先后给时某和他的“同学们”转账30余万元用于订购洋酒,可是一直到5月都没收到货。
时某发给王先生的伪造聊天记录
其间,时某一直称代购人员因为疫情防控滞留在上海无法将酒寄出。上海解封后,王先生一再催促时某发货,时某称“同学们”回到家乡又被隔离了。直到这一刻,王先生才如梦方醒,赶紧报了警。2022年7月,海安警方在厦门将时某抓获。同年12月,该案被移送至海安市检察院审查起诉。
面对检察官的讯问,时某交代,他在2021年回国时,曾在日本成田机场免税店购买了3瓶洋酒,转手就赚了6000元。初尝甜头的他发现这是一条“生财之道”,于是在社交平台发布广告,等待“鱼儿”上钩,而他并没有在日本的大学读过书,只是在日本的烧烤店打过工,自称“海归”只是为了打造“高级知识分子”人设,他手头没有洋酒,更没有所谓的代购渠道。至于对外宣称的“代购团队”“同学”,都是由他一人扮演,他通过伪造聊天记录、开设多个微信账号等方式骗取王先生钱财。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刘浏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