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国家药监局公布新冠病毒感染治疗药物来瑞特韦片获批附条件上市,用于治疗新冠轻中症成年患者。一个多月过去了,药物临床价值、治疗效果如何?

5月15日,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称“广医一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办的来瑞特韦上市后临床研究暨2023版小分子口服药物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应用专家意见项目启动会在广州举行。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据与会专家介绍,作为国产原创1类新药,来瑞特韦与辉瑞Paxlovid相比副作用较小、价格更亲民,且实现了无须联用利托那韦“单药给药”的关键突破。目前,该药已在医院陆续投入使用,并批准纳入医保。

钟南山院士在现场致辞

全国约有85%的人感染过新冠病毒

在启动会现场,钟南山院士介绍说,目前在广州流行的主流新冠病毒株是XBB1.9.1,在广州发热门诊接受检测的发热病人中有20%-25%是新冠病毒感染者。

钟南山指出,此前各地预测今年4月底到5月初会有一个疫情小高峰。从观察情况来看,大部分人已全剂量接种了疫苗,起到了很好的防重症作用。

“认为自己没有感染的,实际上相当多一部分都是抗体增高,抗体增高的话就说明他感染过。”钟南山说,估测全国有85%的人感染过新冠病毒,约有11亿~12亿人。

据钟南山介绍,根据相关实验室研究和新加坡等地的真实世界研究,新冠病毒感染后产生的抗体能在4-6个月的时间内起到保护人体的作用。他认为,目前应对新冠病毒最要紧的任务就是疫苗的研发和药物的研发。下一步还需要加强疫苗研发,特别是针对免疫力低下、老年群体、有其他基础病等人群加强疫苗保护。另一方面,一旦感染了新冠,应及时给予药物治疗,能大大降低死亡率。他指出,现在很多病人还没意识到及时用药的重要性。

而据传染病专家、广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唐小平透露,预测到6月份,感染的人群可能达到30%左右。唐小平认为,其中合并基础病的患者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有进展到重症的风险,研究如何用好抗病毒药物非常有意义。

新药物或有利于高风险人群用药选择

3年来,在抗击新冠疫情的实践中,广医一院和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利用自身研发的SEIR新冠疫情预测系统进行准确预判,开发了新冠病毒快速分型试剂盒、咽拭子机器人、智能消毒机器人等系列抗疫产品,并投入临床应用,为重症病例治疗,以及监测、应对新冠流行和新变异株输入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药物研发方面,针对市场上治疗新冠的传统药物需要联用利托那韦,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风险人群的用药选择,广医一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专家团队集中优势力量开展科研攻关,联合企业成功开发出中国首款单药3CL抗新冠1类创新药——来瑞特韦,实现无须联用利托那韦的关键突破,丰富了我国药物储备。

广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唐小平认为,在钟南山院士的带领下,广州实验室及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以“基础-临床”双转化的合作原则研发来瑞特韦,以此应对新冠感染,这是新型举国体制下从临床重大问题出发的基础研究至应用转化的生动实践。

“我很清楚我的定位是‘服务’。”钟南山说,在广州实验室,包括药物、疫苗的研发,他给自己的定位是做好服务和协调工作。他坦言,来瑞特韦从成功研发到投入使用,是国家和相关部门及社会多方的支持和共同努力的结果。

新药物用于治疗新冠轻中症成年患者

记者了解到,当前我国共附条件批准了6个口服小分子抗新冠药物。

其中,来瑞特韦作为国际首款无需联用利托那韦的拟肽类3CL靶向新冠治疗药物,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1类新药,已在3月获批附条件上市,用于治疗新冠轻中症成年患者。

“从研发的伊始,我们一直在追踪新冠的各种毒株的演变,从最早的野生株到德尔塔到奥密克戎,基本上筛选它都是有效的。对于其他的冠状病毒它也是有效的,所以我们称它为具有广谱性的药品。”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副院长杨子峰介绍,来瑞特韦属于处方药,“价格相对亲民”,且批准纳入医保,目前在多家医院已陆续使用。

与会专家指出,在传统新冠治疗药物相互作用极大影响和限制高风险人群用药的背景下,来瑞特韦以“单药给药”的方案,实现了显著抗病毒效力、缩短了临床恢复时间。与辉瑞Paxlovid相比,来瑞特韦避免了因联用利托那韦产生的副作用,研究表明其抗病毒效果与Paxlovid相当。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翁淑贤 通讯员:茹志娜、韩文青、王文熙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苏俊杰 实习生:谢一言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