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11月,武汉楼市一扫9月、10月的颓势,成交住房15634套,成交面积172万平方米,刚需自住需求逐步释放。截至12月6日,武汉今年成交住房17.86万套,成交面积2060万平方米,全面超越2020年全年。
项目表现冰火两重天
11月,随着金融维稳信号的释放,房企融资端逐步恢复正常,信贷紧张状况部分缓解,市场信心大大提升。房企也不失时机,全面展开业绩冲刺,上市推盘积极性增加,“以价换量”成为普遍现象,推动成交量增长。
数据显示,11月,武汉成交住房15634套,成交面积172万平方米,较10月分别增长33.7%、30.8%。刚需自住需求逐步释放,一扫9月、10月的颓势。
中指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11月,武汉共有33个项目开盘或加推,推出住房房源8041套,开盘首日去化率27%,创下近5年新低。这也是武汉连续4个月开盘首日去化率低于30%。项目表现冰火两重天,区域冷热不均,已经成为新常态。预售政策、房票制度的严控,形成了武汉目前高供给、高库存、低去化的局面,一些区域的项目竞争可谓“贴身肉搏”。
中指研究院华中市场研究中心主任李国政介绍,一方面,11月的33次推盘中,仅有5次去化率高于50%,另有13次去化率低于10%;另一方面,武昌南青菱板块的和雅东方项目、光谷中心城区域的中建星光城项目,一个是新盘上市,一个是老盘加推,依然实现了“日光”。武昌滨江、二七滨江高端项目,总体表现也依旧亮眼,让市场看到了城市走向高质量发展的信心。
11月实施的《武汉市加快推进总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规定,非本市户籍的总部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在本市无自有住房的,其在限购区域购买首套自住住房可不受限购政策限制。另外,武汉城市圈公积金互认互贷全面推进,职工在武汉城市圈任一城市公积金中心缴存住房公积金后,在城市圈其他城市购买首套房时都可申请异地公积金贷款,与本地职工享受同等待遇。
业内人士认为,在“因城施策”指导精神下,武汉城市圈一体化推进、总部经济不断提升,都为提振市场信心、促进楼市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刚需自住成消费主力
截至12月6日,武汉今年共成交住房17.86万套,成交面积2060万平方米,全面超越2020年全年17.54万套、1961万平方米的数据,体现了中国楼市“流量之城”的本色,成为武汉增强人口吸引力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总的来说,武汉房地产经受住了考验,市场不断回归理性,刚需自住成为消费主力,性价比高的项目、实力国企及头部上市房企,赢得了更多市场份额。”李国政告诉极目新闻记者。近几个月,很多楼盘的首套房客户比例逐步提高,有的达到七成以上。
与此同时,今年前11个月,武汉住宅用地出让金为1302亿元,居全国各大城市第七位。12月21日、22日,武汉第三批次土地拍卖即将举行,49宗地块起价588亿元。根据目前的情况预测,武汉今年的土地出让金总额,有望创造新的记录。
中指研究院认为,最新高层会议提出,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地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加上央行全面降准,释放资金1.2万亿元,银行放款周期进一步缩短,均有利于住房消费释放。12月是第四季度和全年的收官之月,房企在业绩冲刺和资金链压力下,预计将继续实行“以价换量”策略,有望助力江城楼市保持供销两旺的良好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