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北京路新华书店,不少市民逛书店看书。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邱伟荣 摄
“4·23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广州图书馆召开广州读书月发布会,介绍了2022年广州市“图书馆之城”建设的情况,并发布相关数据:2022年,全市公共图书馆的总经费近5.4亿元(53558.98万元),人均经费为27.81元。南沙、花都、黄埔3个区的公共图书馆借阅量均超过200万册次。广州市公共图书馆对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全民阅读的保障率分别达到了43.2%和17.4%。广州市公共图书馆已成为保障和推动全民阅读的主阵地。
海珠区一家书店,两名孩子认真阅读。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 摄
(资料图)
公共图书馆 超1/4广州常住人口注册
据统计,2022年全市公共图书馆新增注册读者量80万,总量达511.33万人,全市公共图书馆读者注册率达26.55%,即超过1/4的广州市常住人口为公共图书馆注册读者。
截至2022年底,广州市公共图书馆(分馆)、服务点、自助图书馆共1368个。实现通借通还的公共图书馆(分馆)、服务点、自助图书馆共788个,较2021年增加94个,其中:实现通借通还且面向所有公众免费开放的公共图书馆(分馆)346个(包括市级图书馆2个,区级图书馆馆舍20座,镇街级分馆244个,社区级分馆80个),比2021年增加25个,另有服务点、自助图书馆97个;面向特殊群体开放的分馆、服务点、自助图书馆345个。此外,广州市还有未实现通借通还的图书馆(服务点)580个。自2021年起,广州市176个镇街已实现图书馆覆盖率100%,所有镇街均设立有实现通借通还且对所有公众免费开放的公共图书馆(分馆)。
在图书馆资源使用方面,全市公共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下载、浏览量17929.13万篇(册)次,同比增长13.18%,人均利用数字资源9.31篇(册)次,数字化服务效能持续提升。活动参与方面,全市公共图书馆共举办线上线下读者活动17060场,参加线上线下读者活动人次为2556.33万人次,每万人参加线下读者活动人次为2021人次。
在发布会上,广州图书馆也通过数据展示了广州市公共图书馆对于全民阅读的保障情况。通过对比广州市公共图书馆的人均借阅数据,再对比2023年4月初广州市委宣传部“书香羊城”委员会发布的《2022广州市居民阅读调查报告》,可以看出,在2022年,广州市公共图书馆对于未成年人和成年居民的全民阅读保障率分别达到43.2%和17.4%,即过去一年,广州市未成年人的人均阅读量为11.83册次,其中有5.11册次来自公共图书馆,成年居民的人均阅读量为8.80册次,其中1.53册次来自公共图书馆。
由此可见,除了学校等教育机构之外,公共图书馆为未成年人提供了主要的阅读资源,有效地促进了未成年人的阅读行为,也是未成年人培养阅读习惯的主要途径。
本月3个高颜值馆、点亮相
广州市公共图书馆与社会力量共建图书馆也是广州市“图书馆之城”建设的重要内容。4月广州读书月期间,广州图书馆为公众打造的高颜值分馆也分别正式亮相:广州图书馆非遗主题分馆、广州图书馆中国家具文化主题分馆、广州图书馆白云山双溪服务点。加上去年年底开馆的广州图书馆海上明月分馆和3月开放的广州图书馆影像音乐主题分馆,不到半年期间,广州图书馆就有5家与社会力量合作的全市通借通还、面向公众的特色主题图书馆开放。这些分馆环境优美、各具主题,将会给热爱阅读的广州市民带来沉浸式体验。
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广州市公共图书馆与社会力量合建的实现通借通还且对所有公众免费开放的分馆为123个,较2021年增加19个。
作为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管理的特色模式的志愿服务也很亮眼:全市公共图书馆累计注册志愿者8.48万人,2022年志愿服务参加人次为7.54万人次、志愿服务时长为94.48万小时。
馆校合作建校图书馆
作为“图书馆之城”建设的重点工作,广州市大力推进文教融合,积极推动公共图书馆与中小学图书馆资源互联互通,深化馆校合作。
在馆校合作方面,目前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建立从化区中小学学校图书馆集群系统,集群与市、区公共图书馆实现通借通还;黄埔区则将区教育局与广州图书馆图书集群管理系统数据进行合并,为公共图书馆与黄埔区小学图书馆通借通还提供统一的系统平台;越秀区图书馆与区属中小学共建校园“小书虫阅读馆”……截至2022年底,全市学校图书馆分馆、服务点、自助图书馆、流动书车点合计为343个,其中学校图书馆分馆46个、服务点166个。
服务点位
截至2022年底,广州市公共图书馆(分馆)、服务点、自助图书馆共1368个。
馆藏数量
现全市公共图书馆的馆藏总量为3243.39万册(件),人均藏量为1.69册(件),年新增藏量为194.34万册(件),年人均入藏文献信息资源量为0.101册(件),同比分别增长5.62%、3.05%、10.18%、7.45%。
建筑面积
全市公共图书馆(分馆)建筑面积为57.47万平方米。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孙珺 通讯员曾茜、海潮